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理财  >  正文

隔离险销量暴增却陆续下架 产品迭代升级步伐或会加快
2022-03-18 11:36:58 来源:证券日报

目前,一边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隔离险销量暴增;一边却是部分相关产品陆续下架或者调整渠道。一时间,隔离险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业内人士认为,隔离险销量暴增说明该产品直击消费者痛点,疫情反复形势下,他们希望通过保险减少可能面临的损失,需求随之“水涨船高”。同时,相关产品的不当营销、配套服务跟不上、理赔纠纷上升、赔付率不可控等问题也十分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隔离险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产品迭代升级步伐或会加快。

精算基础改变导致产品下架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发散态势,隔离险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已有部分投保人顺利获得隔离险赔付。

家住上海的严沐(化名)于3月14日发布朋友圈:“3天前买了隔离险,完美避开等待期,迎来每天收入200元的日子”。从回复中可见,有人感慨自己怎么忘记买,还有人关心可以赔多少天。

此外,广泛的宣传也助推了消费者对隔离险的需求高涨。“前期产品在各渠道上进行宣传销售,最疫情反复影响,产品销量暴增。”某财险公司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确认道。

在某银行App保险频道,隔离险被标注为“爆款”产品,另一款产品被标注为“热销”产品,其他产品则无明显标识。

深圳市靠谱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吴军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隔离险可以减少投保人因隔离而造成收入损失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因隔离而带来的情绪焦虑。

但令人不解的是,当前,却有部分隔离险产品出现下架、停售或仅保留部分渠道的尴尬局面。对此,上述险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前述类似决定基于多方面考虑因素:一是产品保障期限为一年期,相对较长;二是产品保障责任较广,既有意外保障,也有隔离保障,且理赔条件较为宽松。随着销量增加,各方的咨询量也随之剧增,这对配套服务提出了考验。同时,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产品设计时的精算假设也发生明显变化。

吴军表示,通常情况下,保险产品下架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产品升级换代;二是产品设计时对风控考虑不充分,后期赔付风险大;三是受监管环境或舆论影响。具体到隔离险,由于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变量大,叠加疫情防控手段、消费者心态等也持续变化,隔离险的精算假设也在不断变化,赔付情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这或是部分产品下架的原因之一。

昱淳精算咨询合伙人徐昱琛也表达了相似观点:部分产品下架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其精算基础发生改变。此外,更新迭代后的产品将增加风控措施,稳定产品经营效果,同时易于消费者接受。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出现至今,时间尚短,险企缺乏足够的定价依据,这也是部分产品下架的原因之一。记者从多家险企了解到,后续还会推出新的隔离险产品,但产品的精算假设、保障期间、赔付条件等均会进行调整,整体方向是简化保障责任、严格理赔条件,让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

博弈中促进产品优化迭代

隔离险的本质是意外险附加隔离保障。业内人士认为,客观来讲,隔离险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投保人的需求。但也要正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营销夸大宣传、理赔纠纷较多等。这既需要压实保险公司和营销渠道的责任,也需要消费者保持理

从隔离险的销售方式来看,夸大营销、炒作停售等现象仍有发生。例如,部分销售人员使用“躺着赚钱”“有了隔离险,带薪隔离不是梦”“59元买的隔离险,保险公司给我赔了6000元”等营销说辞,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同时,在介绍保障时,有销售人员会强化赔偿额度,淡化免赔条款,让消费者误以为只要买了隔离险就能实现“躺赚”。

“更关键的是,在实际投保理赔环节,有的公司采取‘宽进严出’模式,即投保时条件宽松,理赔时条件严苛,引发消费者不满。”吴军介绍称,例如,以某款隔离险为例,其在投保提示书中明确不承保居住、途径或前往政府部门已公告的特定传染病中高风险等级区域的被保险人,但在实际投保过程中,消费者却能够顺利投保,而当消费者发起理赔时,保险公司却会以各种理由拒赔。

对此,吴军建议,“要避免销售误导,减少后期纠纷,保险公司应做好两点:一是宣传时明确告知产品各项细节条款;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程度进行自动识别,再决定是否承保。”

在徐昱琛看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博弈是必然的,行业也是在博弈中去寻求衡。对隔离险而言,这种特征更加明显。例如,在疫情较轻时,购买隔离险的消费者明显较少,险企的隔离险经营也较为稳;而一旦疫情严重,产品销量将大幅增加,对险企来说,其风险也会随之骤然增加,进而导致部分产品下架,但也会有新的产品出现。整体来看,隔离险的保障作用值得肯定,在保险公司和消费者的博弈中,在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去优化、迭代,险企和消费者诉求将能得到更好的衡。(记者 冷翠华)

相关新闻: